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短住是养老服务创新之举

2021-01-04 21:34:24

据《广州日报》报道,近日,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的一家养老院推出了短住模式,老人可以入住7天到1个月以上的不等时段。该养老院不仅能够为需要照护的老人一站解决住、吃、穿、医护及精神需求,还可以让老人享受不同等级的康复套餐,新颖的模式吸引了不少家庭前往咨询。

这项短住服务之所以受到青睐,是因为它契合了社会的需求。照顾老人、尤其是失能或半失能老人,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,除了子女需要忙里忙外之外,有时还不得不请护工帮忙。平时还好说,一旦到节假日护工回家,往往照顾不过来。此外,家人想外出旅游或探亲访友,既不能把老人带在身边,又无法单独将老人留在家里,短住服务恰恰能够化解燃眉之急。

其实,养老短住服务并非新鲜事物,只不过大多叫好不叫座而已。喘息服务、短期照护、节日短托等,都具有短住性质,有些短期照护不仅能在社区服务机构内托管,还能上门服务,可谓形式多样。子女因此获得几天喘息的机会,按理来说,这些服务都应该受到广泛欢迎才对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

养老短住服务没有达到预期效果,与这类创意普遍缺乏黏性、对民众难以产生足够的吸引力有关。不少老人需要得到康复训练和医疗护理,但提供短住服务的机构难以满足。广州这家养老院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,是他们提供了不同等级的康复套餐,仅此一点就能产生较大吸引力,可以看出康复和护理对于短住服务而言,是多么缺乏。提升短住服务的吸引力,需要通过医养紧密结合等方式,让服务更能满足需求。

另外,获得群众的信任也是提供短住服务的关键点。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虐待、殴打老人等事件虽属个案,但也难免会使一些子女感到担心,把老人放在一个陌生环境里,是否会受到善待。此外,出于对陌生环境的排斥,很多老人也抵制短托服务。一些思想激进的老人,甚至会认为此举是将自己当作包袱甩。因此,提供短住服务的机构,应在赢得家属信任和老人欢心等方面多下功夫,除了要真心实意地善待老人之外,还要让自己的诚意能够得到证实,比如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让子女随时了解老人的情况等,以此打消顾虑。

我国大多数老人居家养老,他们迫切需要获得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居家养老服务。养老短住服务是家庭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一个重要连接纽带,与其他服务相比,养老短住服务的优势在于为丰富了居家养老的选择,提升了居家养老的质量。这类富有创意的做法值得鼓励。相信通过探索与完善,短住服务能够成为居家养老模式的有力补充,让千千万万家庭获益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