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京津冀三地建立校企合作对接机制 35家养老企业牵手25家职校
2024-05-22 15:46:22
5月21日,第十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。在博览会期间举办的京津冀养老服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对接会上,25家职业院校与来自京津冀地区的35家养老服务企业签订校企对接合作协议。
2024年,全国高职院校养老专业点已达2600多个,中职和高职院校在校生超过180万人。为推动京津冀三地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互促共建,扩大养老服务人才来源渠道,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联合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,共同举办京津冀养老服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对接活动。
对接会上,来自京津冀以及辽宁、黑龙江、江苏、山东等地的25家职业院校及京津冀地区的35家养老服务企业参会,并现场签署合作协议。
“我们为在校生提供实习岗位,对于表现良好,有意进入北京康养工作的毕业生,将予以优先录用。”在项目推介环节,北京健康养老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的宣讲,吸引了不少职业院校负责人的关注。据了解,该企业建立了选人、用人、育人、留人的一整套机制,从而实现了学校、学生、企业的三方共赢。
“校企合作是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、推动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。”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郭汉桥表示,人才协同是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的重要内容。去年以来,三地民政部门制定出台《京津冀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协同工作方案》,举办养老服务人才线上培训班,累计培训三地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机构负责人、管理人员和养老护理员共计1.1万余人,三地共有16个县级以上地区建立了常态化养老护理员输入对接关系。今年,三地建立起校企合作对接机制,并举办了首届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校企合作对接会。
下一步,京津冀民政部门将继续坚持同质同标原则,推动三地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协同发展。三地将健全完善养老护理员劳动力输入对接机制,推动京津冀区域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;组织开展京津冀养老服务人才协同培训,实现培训结果三地市场主体互认,促进养老服务人才交流互通;加强京津冀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、见习基地建设,稳步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,助力三地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。
京津冀养老服务人才招聘会同步举办,数十家养老服务企业共发布涵盖养老护理、康复治疗、心理咨询、养老经营管理等领域的近千个用工岗位。
相关新闻
一大批养老新品亮相老博会
本报讯(记者王琪鹏)昨天,在第十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上,一大批充满科技感和人文关怀的新型养老用品亮相。
本届老博会除了设立国内外品牌展区、适老化产品展区、智慧养老展区外,还创新推出了长者文化服务展区、老年健康食品展区等新展区。
人来人往的展位里,一个“露营帐篷”吸引了观众目光。原来,这是一个便携式微高压氧舱。“这个设备可以提高血氧浓度,方便老人在家使用。而且还能放进汽车后备厢,年轻人在高原地区自驾也用得上。”工作人员介绍。
护理床还能变轮椅?广东一家参展商现场展示。只见工作人员按动按钮,一台常规护理床上便拆分出一副担架床。再按动按钮,担架床升起靠背,变成了一台轮椅。工作人员介绍,这台多功能护理床适用于多种场景。
在重庆展团展区,一台轮椅式浴槽引来很多人围观。“这台设备可以让老人坐在轮椅上洗澡、理疗,从而大大提升了失能、半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。”
本届老博会将持续至5月23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