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养老三方协议 不妨推而广之

2023-07-18 17:53:18

在山东鱼台县的农村,每年2次,70岁以上老人可以到村邻里中心领取一些政府发放的米面粮油,还能领取孩子们给的养老钱。

出现这个现象,是因为2022年以来,鱼台县委、县政府陆续组织全县各个村级组织与老人、子女签订《赡养老人三方协议》,用制度、法律约束子女,形成了子女赡养老人的长效机制。签订协议后,子女须定期将赡养费交给村委,村委再将费用转交给老人。截至今年1月22日,全县9900多名70岁以上不与子女共同居住的老年人,均已签订三方协议,各村委累计收取、代发赡养费3161.01万元。

现在中国的城市老人基本上有一个足以温饱的养老金。农村则是从2009年开始试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,即“新农保”,为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广大农村老人,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主渠道。有个人缴费、集体补助、政府补贴三个筹资渠道。

但新农保现阶段仍存在覆盖率不算高、保障水平较低等问题。这种情况下,子女的赡养就变得非常重要。以前农村的赡养往往是老人在多个子女家各住几天,现在随着城市化的兴起,一些子女搬离了农村,就采取给钱的方式。但是,子女不孝的情况仍然存在,一些人昧着良心少给、不给赡养费,兄弟姐妹之间也有推诿现象,不时发生纠纷。

村委会介入后,三方协议把软契约变成硬契约,把口头契约变成了书面契约,把暗契约变为了明契约,减少了兄弟姐妹之间的推诿,增加了执行度。同时,也便于村委会监督执行。

民法典第二十六条规定,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,不得虐待或遗弃。但现实中,老年人往往碍于脸面、亲情,即使子女不愿赡养,也宁愿自己扛着,不求助于相关机构,具体的执法成本很高。有了这样的三方协议,如果子女不付赡养费,村委会就可代为追偿,达到违法程度的,还可以请司法机关介入。这就形成了一种威慑,减少了不孝的现象。所以,总体来说,这种三方契约是一件好事,被山东省民政厅确定为2022年度全省养老服务领域创新典型,可谓实至名归,值得推广。

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钱一定要管好,给付的频次应该一月一给。这样村委会管的钱少,子女每个月给,老人每个月拿,也更人性化。

返回